工程背景与意义
川渝电网互联工程,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其建设对于推动川渝地区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电网安全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该工程的一些关键信息:
工程背景
- 地理位置:川渝地区,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
- 资源分布:四川省能源资源丰富,以水电为主,但丰枯矛盾突出;重庆市能源资源有限,以火电为主。
- 电网现状:川渝电网原为一体,后分设,但互联紧密,原通过500千伏及以下交流线路相联,总电力交换能力为600万千瓦。
工程意义
- 提升输电能力:将川渝断面输电能力从600万千瓦提升到1000万千瓦。
- 优化电网结构: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力区域互补。
- 保障能源安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
工程建设与特点
工程建设
- 工程总投资:286.31亿元。
- 新建线路:1000千伏线路1316公里。
- 新建变电站: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铜梁4座1000千伏变电站。
- 变电总容量:2400万千伏安。
工程特点
- 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海拔3450米的甘孜1000千伏变电站,汇集甘孜地区水、风、光清洁能源送往成渝负荷中心。
- 技术创新:在世界上首次攻克高海拔特高压关键技术,首次研制应用全套高海拔特高压交流设备。
- 施工创新:采用10分裂导线特高压技术创新的经验。
工程效益与影响
工程效益
- 提升电力供应:每年最大可从川西等地向四川、重庆负荷中心输送清洁电能350亿千瓦时。
- 促进经济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推动能源转型: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工程影响
- 提升西南电网稳定性:增强川渝电网跨省跨区互联互济能力,有效增强西南电网系统稳定性、运行可靠性和资源配置能力。
- 带动上下游产业:推动高海拔特高压输电技术创新突破,带动上下游产业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总结
川渝电网互联工程作为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其建设对于推动川渝地区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电网安全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工程的建设将有效提升电力供应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能源转型,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