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各大车企在设计上不断创新,其中隐藏式门把手因其科技感和美观性而备受青睐。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其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更是成为了行业的标杆。然而,这种设计在给消费者带来未来感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难题。
隐藏式门把手的兴起
隐藏式门把手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奔驰300 SL车型上,主要用于超跑或超豪华车型。特斯拉在2012年推出的Model S上首次将隐藏式门把手应用于量产车,随后这一设计在新能源汽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斯拉的隐藏式门把手采用电控弹出式设计,当车主靠近车辆时,门把手会自动弹出,方便使用。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而且有助于降低风阻,提高续航里程。
隐藏式门把手的难题
尽管隐藏式门把手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 安全隐患
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可能会因为电路故障而无法弹出,导致乘客被困车内。例如,2019年美国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中,因隐藏式门把手无法弹出,导致车内人员死亡。
2. 操作不便
部分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过于隐蔽,没有明显的标识,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和救援人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延误了逃生时间。
3. 维修成本高
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复杂,由电机、蜗杆、斜齿轮等精密部件组成,故障率较高,维修成本也远高于传统门把手。
工信部出手整顿
针对隐藏式门把手存在的问题,工信部于2025年5月8日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该标准将规定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等。
消费者体验几何?
特斯拉等车企在追求科技感和美观性的同时,也应关注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和安全问题。隐藏式门把手作为一项创新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确保其安全性和实用性。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不仅要关注车辆的性能和配置,还应关注其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是否便于操作,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总之,隐藏式门把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项重要设计,在给消费者带来未来感的同时,也应关注其实际体验和安全问题。特斯拉等车企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应时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