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意义
川渝两地司法交流与合作,是响应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举措。通过跨界合作,川渝两地司法系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两地乃至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主要合作领域
1. 跨域立案诉讼服务
川渝两地法院在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现了当事人无需跨区域立案的便利。例如,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与四川自贸区法院签署司法合作共建协议,实现了跨域立案的首案。
2. 异地线上同步庭审
川渝两地法院在异地线上同步庭审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例如,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与四川自贸区法院在审理涉川渝两地企业纠纷案件时,成功开展了异地线上同步庭审。
3. 跨域执行协作
川渝两地法院在跨域执行协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法院与四川省万源市人民法院通过跨域联动执行,成功化解了同一被执行人在两地法院分别涉及的两件纠纷。
4. 区域协同立法
川渝两地司法行政系统在区域协同立法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和《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有效推动了两地法律援助事项的统一。
5. 民盟合作
川渝两地民盟组织在法律、医疗、文化、心理健康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共建跨省域特殊人群帮教体系。
三、具体案例
1. 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案例
成都某传媒公司为重庆某旅游公司制作宣传片,但旅游公司只支付了部分费用。成都某传媒公司通过四川自贸区法院向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申请跨域立案,成功追回拖欠款项。
2. 异地线上同步庭审案例
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与四川自贸区法院在审理涉川渝两地企业纠纷案件时,成功开展了异地线上同步庭审,提高了审判效率。
3. 跨域执行协作案例
重庆市城口县人民法院与四川省万源市人民法院通过跨域联动执行,成功化解了同一被执行人在两地法院分别涉及的两件纠纷。
四、展望与建议
川渝司法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 加强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建设,提高协作效率。
- 深化区域协同立法,推动两地法治一体化发展。
- 加强司法行政资源整合,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 拓展合作领域,实现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协同。
通过川渝两地司法系统的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地司法合作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全国司法协作提供更多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