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军企业,其产业链的构建与发展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特斯拉如何通过五大策略突破发展瓶颈,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供应链本土化深化
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布局供应链本土化,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这一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供应商本土化
特斯拉在选择核心供应商时,优先考虑本土企业。例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供应商中,中国本土企业占据了较大比例。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2. 应对关税压力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特斯拉通过本土化供应链来应对关税压力。例如,在中国建立工厂,有助于规避美国对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
3. 提升全球产能分配
通过本土化供应链,特斯拉可以更好地规划全球产能分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Optimus量产加速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进程加速,是其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以下是Optimus量产加速的几个方面:
1. 大规模招聘
特斯拉官网新增80余个机器人相关岗位,涵盖软件开发、硬件测试及制造生产,预示Optimus量产进程加速。
2. 技术突破
Gen 3 Optimus或于近期亮相,其自由度提升至200,手部操作精度逼近人类,Dojo超算支持下的AI训练效率大幅提升。
3. 量产目标
马斯克2025年试生产5千台、2026年目标5万台Optimus,表明特斯拉正全力冲刺量产。
三、技术迭代赛道
特斯拉产业链中的技术迭代赛道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1. 灵巧手
灵巧手领域,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等企业获得资金关注。
2. 传感器
传感器领域,凌云股份、奥比中光等企业获得资金关注。
四、产业链投资逻辑
特斯拉产业链投资逻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Tier 1龙头
业绩弹性核心,如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
2. 高壁垒零部件
技术护城河为王,如丝杠、传感器等。
3. 设备与材料
卖铲人的隐形冠军,如丝杠加工设备、Peek材料等。
五、应对关税冲击
特斯拉产业链在应对关税冲击方面采取了以下策略:
1. 贸易风险防范
特斯拉几年前就要求中国供应商去墨西哥建厂,去年下半年开始,又要求部分供应商到泰国建厂,以分散相关不确定性风险。
2. 拓展新业务
部分供应商拓展新业务,如人形机器人业务,以应对可能面对的风险。
3. 成本控制
部分主机厂可以通过产品涨价,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还有的主机厂会让供应商在特定地点存放关键零部件,规避高额税费。
总之,特斯拉通过五大策略,在供应链本土化、Optimus量产加速、技术迭代赛道、产业链投资逻辑和应对关税冲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特斯拉产业链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