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国产化进程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随着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的逐步投产,其零部件的本土化率也在不断提升。本文将深入解析特斯拉国产化背后的本土供应商占比情况。
一、特斯拉国产化进程
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即上海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以外地区建设的首个全产业链制造厂。自2019年1月开工建设以来,上海超级工厂进展迅速。2020年12月,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开始生产Model 3,标志着特斯拉国产化进程的正式开启。
二、本土供应商占比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过95%。以下是特斯拉国产化背后本土供应商的一些关键信息: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在特斯拉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中国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例如,宁德时代为特斯拉提供电池,LG化学和松下则分别为特斯拉提供电池和其他零部件。
产业链分布: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供应链辐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苏州、宁波、南通等城市。这些地区形成了电池、汽车芯片、汽车驱动系统、汽车内饰、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全生态链。
供应商类型:特斯拉的本土供应商包括上市公司、台资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子公司和国家特大型骨干企业。其中,上市公司占比超过90%。
供应商数量: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间接供应商130多家。
三、本土供应商的优势
特斯拉选择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合作,主要基于以下优势:
成本优势:中国本土供应商能够为特斯拉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供应链优势:中国拥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链,特斯拉能够在中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缩短供应链周期。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特斯拉等企业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
市场优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特斯拉选择在中国本土生产,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四、未来展望
随着特斯拉国产化进程的深入,本土供应商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升级和发展,同时为特斯拉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特斯拉国产化背后,本土供应商占比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在特斯拉的生产和销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都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