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早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早稻除草是确保早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将介绍早稻除草的高效技术,并探讨田间实践中的关键要点。
早稻种子处理
晒种与选种
在播种前,应先将早稻种子进行晒种,以去除种皮上的水分,提高种子活力。同时,进行选种,剔除病、秕粒,确保种子的质量。
药剂浸种
药剂浸种是防治早稻种传病害的重要措施。常用的药剂有25%咪鲜胺乳油和80%402”,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溶液,浸种48小时后进行催芽播种。
直播田、机插、移栽田化学除草
直播田除草
在播种后1—3天内,亩用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45—60g兑水30公斤喷雾。在秧苗2—3叶期,杂草二叶一心期左右时,可亩用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40ml、10%吡虫啉30克、10%苄磺隆30克或50%二氯喹啉酸50克、10%吡虫啉30克、10%苄磺隆30克,兑水30公斤细喷雾。
机插早稻田、抛秧田除草
在机插后6—7天,秧苗已成活转青,可结合追肥尿素的施用,拌匀后撒施50%丁·苄系列除草剂80—100克。
移栽早稻田除草
在移栽后6—7天,可选用30%乙·苄系列除草剂30—40克。
早稻直播田除草技术方案
苗前封闭处理
苗前封闭处理包括播前和播后苗前两种封闭方式。播前封闭处理,在最后一遍整田后,每亩甩施120毫升含安全剂的30%丙草胺。
茎叶处理
根据除草药剂的使用说明,在杂草生长的关键期进行茎叶处理。
生态控草技术
尼龙网拦和捞
使用尼龙网拦和捞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生长。
生态除草
在小麦收获种植水稻前实施一次生态除草,能惠及一年的水稻和小麦两季作物。
新型封闭除草技术
拌肥撒施
通过拌肥撒施实现高效封闭除草,降低化学农药用量,减少后期人工干预。
田间实践要点
田间观察
定期对田间杂草进行观察,了解杂草的生长情况和发生规律。
适时除草
根据杂草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和施药时间。
安全用药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药,确保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论
早稻除草是确保早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选择除草技术和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生长,提高早稻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