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资溪县,一个位于江西省东部的大山小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焦点。本文将从生态、产业、科技等多个角度,揭秘资溪如何在物质交流新风向中,探索发展的无限可能。
生态优势:点绿成金,生态变现
资溪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7%,被誉为“绿色宝库”。近年来,资溪县坚持“生态是资溪最大的品牌,林业是最大的生态资产”的理念,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优化林业金融服务、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化路径。
生态资源转化
-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资溪县推动集体林权制度创新,开展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延期试点,延长全县林地承包期,激发社会资本投入林业的积极性。
- 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颁发林下经济收益权证,为经营主体量化资产,有效盘活公益林等资源,在林下再造一个“资溪林业”。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林下经济:发展以笋竹两用林、灵芝、食用菌为特色的林下经济,完成笋竹两用林种植2.1万亩,套种灵芝、黄精、茯苓等。
- 生态旅游: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产业创新:智汇资溪,共赢发展
资溪县积极探索“县校合作”模式,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激活县乡资源潜能,推进产业扶贫。
产学研融合
-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与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开展合作,推动大学生实习实训,加快产学研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 食品企业:资溪面包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华谊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等知名食品企业与高校专家教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产品研发、标准化体系建设等。
产业升级
- 面包产业:资溪县面包产业年产值近30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短保食品(面包类)工业化、观光型生产基地。
- 竹产业:发挥“中国特色竹乡”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一根竹子带富一方百姓”的发展之路。
科技赋能:绿色创新,绿色未来
资溪县积极响应国家“以竹代塑”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绿色发展。
以竹代塑
- 搭建创新平台:设立毛竹产业协会,制定印发相关政策文件,设立竹产业发展基金,全面提升竹林经营水平、竹产品科技含量和竹产业综合实力。
- 拓展竹产业链:以竹代塑为突破口,进一步延长竹产业链、提升竹价值链、完善竹供应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生态产品价值评估
- 省质标院:与省质标院开展合作,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两山银行标准体系建设以及面包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结语
资溪县在生态、产业、科技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在物质交流新风向中,资溪将继续探索发展的无限可能,为实现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