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川渝地区,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川渝两地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不断深化交流合作,形成了独特的交流新模式。本文将揭秘川渝地区沟通新风潮,探讨两地如何打破地域界限,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一、川渝文明“CP”:跨省共建,文明同行
2024年6月以来,川渝两地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CP,创新打造了“川渝文明实践一廊四带”。这一模式以跨省共建为特色,通过资源共享、阵地共建、队伍共育、活动共办,推动两地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1. 区域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带
川渝两地力争通过3年努力,在川渝毗邻地区打造川南渝西、川中渝西、川东北渝北和川东北渝东北等4条区域特色鲜明、覆盖范围广泛的文明实践带。
2. 有机衔接、相互贯通、整体联动的制度机制
探索形成有机衔接、相互贯通、整体联动的制度机制,串珠成链建成1条具有全国影响和示范价值的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
二、产业协同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川渝两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对接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1. 招商引资,激活发展引擎
邻水县以招商引资为强劲引擎,驱动产业蓬勃发展。80%的工业企业来自重庆,85%的工业产品配套重庆。
2. 产业对接,紧密协作
邻水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对接重庆市汽车产业发展布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形成了装备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三、文旅融合发展:巴蜀文化走廊,共筑新高地
川渝两地聚焦巴蜀文化走廊建设,搭建两地文旅资源共享平台,旨在加强川渝两地旅游景区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繁荣发展。
1. 四川精品景区推介会
2025年5月20日,百万职工游巴蜀 共赏川渝新风采” 四川精品景区联合推介会在重庆富力艾美大酒店成功举行。
2. 巴山大峡谷景区推介
巴山大峡谷景区以景为媒,广邀宾客,向全球游客进行推介,诚邀四海游客领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风光。
四、教育交流合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川渝两地积极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共同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1. 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师资交流培训活动
由渝北区教育委员会、渝北区科学技术协会、德阳市教育局及德阳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川渝两地机器人竞赛交流培训活动在渝北区举人坝小学顺利举办。
2. 川渝教育贤者共赴星辰之约
川渝两地学前教育领域跨区域学术交流在乐山市机关幼儿园举行,围绕“川渝智创育未来”的时代命题展开深度研讨。
结语
川渝地区通过创新交流模式,实现了两地深度融合发展。未来,川渝两地将继续携手并进,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