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供应链的构建与发展备受关注。以下将深入解析特斯拉的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动态及新进展。
1. 国产化率突破95%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和焕新Model Y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5%。这意味着,每一辆Model 3和焕新Model Y上超过95%的零部件均产自中国。这一成就得益于特斯拉与中国多家本土供应商的深度协同。
2. 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
特斯拉在华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已超过400家,其中60多家供应商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体系。这些供应商涵盖了动力电池、电驱系统、智能座舱等核心模块。
3.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特斯拉在2024年的研发总投入为331亿人民币,2025年第一季度的投入为103亿人民币。这些投入主要用于智能驾驶、电池技术等方面的研发。
4. 智能驾驶领域坚持纯视觉方案
特斯拉在智能驾驶领域坚持纯视觉方案,采用视觉神经网络与高分辨率摄像头,模拟人眼对目标距离进行测算。相较于价格较高的激光雷达智能驾驶方案,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有效降低了硬件成本。
5. 本土化生产降低成本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本土化生产使其单车成本较进口车型降低28%。这有助于特斯拉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
6. 模型Q和Optimus供应链本土化
特斯拉计划于2025年推出的入门车型Model Q将完全基于中国供应链开发,核心部件如压铸件、智驾芯片等由中国企业主导设计。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驱动电机、传感器等部件也已启动本土化采购。
7. 供应商名单一览
特斯拉汽车的核心供应商企业名单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以下为部分核心供应商信息:
- 宁德时代:提供动力电池。
- 比亚迪:提供动力电池。
- LG化学:提供锂电池PACK制造。
- 日本松下:提供锂电池隔膜。
- 住友化学:提供锂电池制造。
- 科达利:提供动力电池结构件。
- 长盈精密:提供动力电池结构连接件。
- 安洁科技:提供精密功能件、精密金属结构件和模组类产品。
- 万马股份:提供充电桩设备和新能源电动汽车车内线束。
- 中恒电气:为特斯拉供应充电桩产品。
8. 供应链合作展望
特斯拉将继续优化本土供应链体系,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升零部件的品质和供应稳定性。同时,特斯拉还将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
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其供应链体系也将不断优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