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近期特斯拉股价暴跌,销量下滑,甚至出现了暂停Cybertruck交付的情况。本文将深入剖析特斯拉突然“刹车”的背后真相。
一、销量暴雷:全球市场全面失守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仅交付33.67万辆汽车,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0万辆,同比下滑13%。这一数据引发了市场的巨大震动,股价单日跌幅一度超过15%。
1. 欧洲市场:销量骤降
欧洲市场是特斯拉的重要市场之一,但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骤降45%,其中德国、法国、挪威的跌幅超过50%。主要原因是:
- 产品力下滑:Model 3/Y上市超5年未换代,中国品牌以更新技术、更低价格抢占市场。
- 关税战冲击:特朗普政府对进口车加征关税,特斯拉供应链成本激增,被迫涨价。
2. 中国市场:份额缩水
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但2025年2月销量同比腰斩,份额缩水至3.9%。主要原因是:
- 本土品牌崛起:中国车企的性价比车型迅速崛起,对特斯拉形成了强烈竞争。
- 政策调整:中国政府调整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特斯拉等外资品牌产生了一定影响。
3. 美国本土:销量下降
美国本土市场在2025年前两个月销量下降2%,门店示威频发。主要原因是:
- 消费者需求疲软:美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放缓。
- 门店运营问题:特斯拉门店运营问题频发,影响了消费者购车体验。
二、品牌危机:从环保先锋到政治符号
特斯拉已不再是科技公司,而成为政治靶子。马斯克自2024年起兼任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主管,推动激进政策削减联邦赤字。这一角色与特斯拉早期自由派精英形象严重冲突,引发消费者抵制潮。
1. 消费者信任崩塌
荷兰销量暴跌55%,买家直言反感马斯克的政治立场。欧洲多国爆发抗议活动,投资者呼吁抛售股票。
2. 机构集体唱衰
瑞银、高盛等10余家投行下调目标股价,最低看空至225美元。
3. 马斯克分身乏术
马斯克坦言同时管理企业和政府职务极其困难。
三、欧洲战场溃败:车型老化、关税战雪上加霜
在欧洲电动车市场整体增长7.9%的背景下,特斯拉却成逆势暴跌的典型。荷兰第一季度销量近乎腰斩,法国、德国跌幅超60%。
1. 产品力下滑
Model 3/Y上市超5年未换代,中国品牌以更新技术、更低价格抢占市场。
2. 关税战冲击
特朗普政府对进口车加征关税,特斯拉供应链成本激增,被迫涨价。
3. 通胀压力
欧洲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更倾向选择本土补贴车型。
四、未来何去何从?
面对危机,马斯克释放两大信号:
1. 辞去政府职务
计划5月底卸任“政府效率部”主管,专注特斯拉运营。
2. 押注自动驾驶
方舟投资预测,2029年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将贡献88%市值。
分析师分歧:
- 悲观派:韦德布什证券警告,若需求持续低迷,股价或再跌20%。
- 乐观派:“木头姐”凯茜·伍德逆势抄底。
特斯拉的未来充满变数,但无论如何,这家电动汽车巨头都需要在产品力、品牌形象和市场策略上做出调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